相约上合,绽放津彩。“友城天下行”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,28日,走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俄罗斯。记者实地拜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“友谊勋章”获得者加林娜·库利科娃,感受两国通过持续开展文化交流,友谊不断加深。 走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,经常能听到一声声亲切热情的中文问候。中俄两国的交往,源远流长,语言是沟通的桥梁,现在,俄罗斯的140多所大学、220多所中小学,都开设了中文课程。 推动汉语教学走进俄罗斯校园,正是俄中友好协会的工作之一,此次俄罗斯之行,记者也见到了协会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。2019年,她被习...
相约上合,绽放津彩。“友城天下行”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,28日,走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俄罗斯。记者实地拜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“友谊勋章”获得者加林娜·库利科娃,感受两国通过持续开展文化交流,友谊不断加深。
走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,经常能听到一声声亲切热情的中文问候。中俄两国的交往,源远流长,语言是沟通的桥梁,现在,俄罗斯的140多所大学、220多所中小学,都开设了中文课程。
推动汉语教学走进俄罗斯校园,正是俄中友好协会的工作之一,此次俄罗斯之行,记者也见到了协会第一副主席库利科娃。2019年,她被习近平主席亲自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“友谊勋章”,成为了继俄罗斯总统普京之后,第二位获得这枚勋章的俄罗斯人。
在俄中友好协会工作65年,每次看到来自中国的朋友,库利科娃都特别兴奋。
记者赠给库利科娃一幅天津杨柳青的剪纸作品。而在她的办公室里,摆满了中国朋友送给他的礼物。
这些年,中俄两国陆续举办了旅游年、文化年等系列主题年活动。她告诉记者,今年他们还计划在俄罗斯坦波夫举办中俄文化节,邀请两国的民间艺术家参加,交流作品。尽管已经90岁高龄,科里库娃仍然每天坚持工作。
也有越来越多在俄罗斯的中国人,投入到两国的文化交流之中。来自天津的画家王秀玲,师从中国文联荣誉委员、天津市文联主席团成员王学仲,15年前,她受邀到俄罗斯讲课,教当地的书画爱好者学习中国画。
讲课中,王秀玲不光教大家怎么画中国画,还会告诉他们,画作背后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。如今,她在莫斯科已经开设了3个国画教室,学生超过200人。
发布于:北京市